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湘教版)
三年级上期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1、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是多感官、多角度的结合:眼睛看颜色、形状、大小,手摸冷热、光滑程度,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学会应用眼、耳、鼻、舌、手等多种感官的配合,使我们的观察更仔细、更全面。
2、 观察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得更精确、细致、清楚。对观察物体的适当的处理可以使观察更深入,发现更多秘密。不断地思考,能让我们在观察中有更多的发现,观察更深入。
3、 观察过程中注意找物体的共同特征。共同特征是物体分类的依据。分类前要注意先定标准(共同特征),记住每一次分类只有一个标准。
4、 植物标本制作包括:采集、处理、固定、贴标签。标签包括物品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
5、 达尔文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于1859年写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
1、 动物的特征包含:外型、繁殖、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我们可以根据动物的特征将动物分为: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2、 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3、 李时珍是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历经27年对药物的鉴别考证,著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该书内容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单元:土壤
1、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砂质土含砂较多,黏质土含黏土较多,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2、鉴别土壤主要有手捏法、搓条法、沉淀法等。用“手捏法”鉴别土壤的方法是: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砂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3、不同的植物适合生活在不同的土壤里,最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是壤土。
4、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土壤向作物提供养分,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
5、 土壤受到的破坏主要原因有:非法取土(流失)、乱倒垃圾(污染)、沙漠化、盐碱化等。
6、 土壤的保护措施有:(1)植树造林,(2)禁止乱扔,(3)土壤的改良,(4)加强宣传。
第四单元 奇妙的水
1、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流动的液体。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要准确知道一杯水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3、正确使用量筒的方法是:使用量筒时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齐平。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
4、 流动的水有力量,可以推动小水轮旋转。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主要有水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水流量大,小水轮转动得快;水位高,水轮转动得快。
5、象食盐、高锰酸钾颗粒“藏”到水中的现象,我们说它们溶解在水里。判断物体是否溶解的标准是:(1)看不见颗粒,(2)均匀分散。
6、加快溶解的方法有:研碎、搅拌、加热。
7、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叫做水的浮力。在水中,无论是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