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比较、归纳、练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精神。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的分析
( 1 )《课标》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 2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包括加水稀释的计算,)了解溶质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 3 )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
《溶质质量分数》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3 ,第一课时内容。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是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学生对化学计算已有一定的经验,本部分知识所涉及的质量分数,在第四单元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中,学过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第八单元含杂计算中,学过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本课题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前面学过的这两种计算既有相同之处(分子、分母的确定),又有不同之处(关系量的范围不同);在今后综合计算中,仍然会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使本课题的学习不断延伸。
( 4 )内容特色:
本课知识的得出与 “ 前概念 ” 有一定相似之处,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2 .学情分析
( 1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还知道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等于溶液的质量;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还会确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但不会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 2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学生已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好奇心,动手欲望强烈。本节课从学生的好动欲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用身边常见又特别喜欢喝的糖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3 )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上来看:学生在学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式,已经初步认识到解化学计算题,从已知入手找可知,通过所求找需求的解题思路。本节课突出在溶液的知识范围内找对关系量。
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还必须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本节课的目的不在意知识本身,而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思考问题、习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1 .“建构主义理论”的“前概念”策略:在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学生对已知量、未知量关系的分析已有一定经验,具备了一定的 “ 前概念 ” 基础。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层训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总结方法。
2 .由感性到理性的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糖水的甜度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享受学习的乐趣。
3 .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本节课用 “ 制糖水,品尝甜度 ” 创设情境,用 “ 真心英雄 ” 等激励的评价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放飞思维、快乐学习。
六.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学习情境]展示三饮料瓶的不同颜色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
[介绍]以上三饮料瓶的液体是我们兴趣小组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由此你将作出哪些猜测?
[设问]对如何验证糖水颜色越深浓度越大的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办法?
[教师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化回答,给予肯定,鼓励性评价]
[过渡]对于某某学生的方案4,我们一起来探究,是否可行?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发言]
1、三瓶溶液颜色深浅不同,颜色浅的没那么甜。
2、颜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饱和溶液,其它两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它们的浓度不同,颜色较深的浓度大,颜色较浅的浓度小
[学生讨论交流,并相互质疑]
[学生总结发言]
1、将三瓶糖水蒸干,比较得到糖质量的多少
2、没有必要将整瓶糖水
全部蒸干,只须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种糖水蒸干,比较即可
3、颜色深。
4、可以在等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糖,制得的糖水的颜色不同,加入糖多的颜色深。
将书本上的药品cuso4溶液改成红糖水,使学生更易和生活联系,亲近化学,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g,1.5 g固体红糖,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红糖水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试管编号
溶剂质量/g
溶液红色比较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2
3
[小结过渡]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溶质的质量,如在施用农药时,就应较准确地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的量,如果药液过浓,会毒害农作物,如果药液过稀,又不能有效地杀灭菌,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介绍]表明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
初中主要学习溶质量分数
[板书]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计算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结果填在课文p42上表格中。
[学生探究活动]
[交流活动结果]
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聆听、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在课文中划出概念和计算式,并进行领悟和记忆
[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以及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使学生了解学习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必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设问]1、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合理变形得到哪些式子
[板书]
1、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过渡] 根据以上所学,完成表格填空
(投影展示)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
10
200
96
100
150
16%
35.7
100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选择下列相关数据,你能编制哪些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习题?
[投影展示]提供数据有
nacl质量24 kg
水质量126 kg
溶液质量150 kg
溶质质量分数为16%
[评价与分析]强调解题格式
[设问]如何将上述计算类型进行归纳?
[小结板书]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引入]
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减小呢?
[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
完成表格填空
[学生思考,合作讨论]
[学生发言]
1、将24 kg的nacl溶解于126 kg水中,配制得到的这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将24 kg的nacl溶解于水,配制得150 kg的nacl溶液,需要nacl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三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同学提出异议)
[合作讨论]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学生领悟]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巩固强化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认识溶质或溶剂量的改变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投影]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 g,向b烧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
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 g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 g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后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课堂练习]
在4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或10 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并能进行两简单的计算,理解了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增加溶剂时溶液组成的改变情况并会计算。
[作业]
习题1、4、7,并完成p42实验9-6
[讨论 回答]
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学生活动]请三名学生分别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并提出异议
[学生活动]
当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情况,目标达成度。
板书设计: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计算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体验了学习的过程,学习了探究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从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科学原理,并能用科学原理进一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得到了体现和提高。
学生自我评价方式: 1 .谈谈本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
2 .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课前与课后的对比。
学生相互评价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同组成员的作用评价。
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及作用。
教师评价: 1 .习题检测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
2 .针对三维教学目标后两维目标的学生访谈。
3 .学生后续学习情况观察。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评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难度不大,但要上得生动,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分析、归纳,并不是易事。针对这一点,设计者选择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思考、分析和归纳有关的化学知识。而且所选的实验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越感兴趣,也越容易理解。
该教学设计从学生很熟悉的糖水入手,由学生亲自动手配制两杯糖水,并品尝两杯糖水的甜度拉开了这节课的帷幕,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的理念。两杯糖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你怎么计算的?糖和水在溶液中分别叫做什么?两杯糖水的质量不同,溶解的糖的质量也不同,为什么糖水的甜度相同呢?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运用了“动手实验 - 思考讨论 - 得出结论”这一教学过程,并体现了“问题—猜测—实践—结论”这种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糖与水的质量比相同( 1 : 9 );糖与糖水的质量比也相同( 1 : 10 ),在表扬学生用数据作为衡量标准,思维具有科学性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和概念。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注重知识形成”的理念。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让学生自己推出公式,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并不难,拥有成就感,培养了学习信心,而且对这个知识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通过列举反例,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给别人挑错,从而防止自己出错,达到教学目的。利用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选择自学例题,感悟解题方法的策略,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最后,通过改变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量变换题目,提高思维能力。
这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笔、动脑,课堂气氛良好,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用“制糖水,品尝甜度”创设情境,用“真心英雄”等激励的评价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放飞思维、快乐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最后改变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量变式计算时,如果,利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配制的两杯糖水中,一杯加入 2 克 糖,另一杯加入 2 克水,分别算一算它们的质量分数,比一比计算结果,再尝一尝甜度。则不仅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化解难度,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总之,本教学设计抓住了新课程倡导注重概念形成过程的概念教学理念。突出概念的关键特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思考,通过认识生活中的事实来形成概念,在师生、生生间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得出结论。理清了知识脉络和学生的认知脉络,通过概念的实际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关注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