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小黑板,《民族文化千字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节,导入新课.
1、导入故事.
同学们,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心中一定会想:这大地间的山川、河流、树木……是从哪儿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古代人也曾经想过.神话故事<<开天劈地>>就从一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2 、回顾情节.
①出示成语,齐读.
②用成语说神话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8个成语复习课文内容,既回顾了神话故事内容,又积累了语言.)
3、扣住 “传说”二字设疑.
师:为什么人们会想象出这个故事,并能流传到今天呢?
4导入新课
师:让我们走进《开天劈地》的神话世界,细细品味,感悟.
二、开天劈地,感受气魄.
1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象盘古开天劈地的情形.
2 简述盘古开天劈地的情形.
3 听教师朗读,想象动起来的画面.
4 生说想象到的.
(设计意图:以读为基础,让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5 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们看清盘古勇武形象了,感受到开天劈地的雄浑之势了,能把它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朗读.
6 感受盘古形象——勇猛,有气魄.(板书)
师: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去想象生动的画面,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故事,读懂故事里的人物.现在你们认识盘古了吗?你们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三、顶天立地,感受鞠躬尽瘁.
1 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地”
师:读读这句话,发现了吗,有什么特别之处?
① 找出相反词语.
② 指导朗读,评价.
2 画出类似句子,读出.
(设计意图:通过找类似句子,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4 齐读,感受它们的对称美.
师:这样的句式,相反相成,很对称,读来朗朗上口,一起齐读这些句子.
5 概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
师:这些对偶句,合在一块儿说的是什么?
6 体会 “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意思.
①学生读,谈感受.
③ 指导朗读,评价.
7学生感受盘古形象——鞠躬尽瘁 (板书)
师:现在,你们对盘古有了新的认识了吗,你们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神?
四、化作万物,感受伟大.
过渡: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临死时,身躯化成了万物.都化作什么呢?
1 同桌互相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 生谈读后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感悟,理解本段的核心:盘古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①感受语言优美.
a画出有关句子.
b指导朗读.评价.
②感受盘古形象——伟大,有奉献.(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感悟,理解本段的核心:盘古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3 齐读第七自然段
4 学生赞颂盘古.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赞颂盘古,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地应用语言.)
5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让我们怀着深深敬意,齐读最后一段,记住大神盘古.
五、 课后延伸,拓展升华.
师:其实,在祖国灿烂文化发展中还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同学们有兴趣,可课后去阅读.
(设计意图:让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课内学习与课外搜集资料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3 齐读<<民族文化千字文>>.
教学反思
《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也是一个人物故事。
因为它是一个以人物(盘古)为核心的故事,所以我把对人物的认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来处理。其处理方法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一个层次是想像人物形象,这是“表”,但通向“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穿透语言文字,在脑海中浮现生动画面,感知人物形象,这里在阅读实践中教给了学生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第二个层次是感悟人物精神,分三步完成:从“开天辟地”感悟盘古的勇武气魄,从“顶天立地”感悟盘古的鞠躬尽瘁精神,从“改天换地”感悟盘古的伟大奉献。如此渐进渐深,一个外有伟岸形象,内有伟大灵魂的大神盘古就从文本的阅读中呼之欲出了。
同时,《开天辟地》也是一个神话故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神话故事的人文底蕴不适合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头、结尾适度地安排了设疑、猜想两个环节,达到朦胧感知,激发兴趣.
不足之处:
1 在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时,没让学生从书中省略号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同学们说的不够多,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还不够。
2 对后进生的良好表现没有及时给予鼓励.